深度解读陈明永最新演讲,OPPO 100亿研发投入背后的战略推演
|
OPPO今天清晨宣布,今天凌晨0点57分成功打通全球首个5G手机微信视频通话,基于OPPO可商用形态的完整5G样机,在100兆带宽的5G环境下稳定持续超过17分钟。OPPO在全球的6大研究所研发人员通过全球连线,流畅低时延地实现了多人视频通话。这标志着OPPO在2019年成为全球首批、甚至首个推出商用5G手机的目标更进一步。
OPPO作为5G先行者,今日的突破性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早在2015年,OPPO就成立了5G团队,2017年成立通信标准部,参与了3GPP RAN1、RAN2、RAN4、SA2等标准的制定,提交了超过1500篇技术文稿,是3GPP中贡献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终端厂商之一。 可以说,在所有5G相关领域,包括网络、终端、业务等方面,OPPO都有较深的技术储备。 目前,OPPO已成为中国移动"5G终端先行者"计划中的一员,同时,也是高通"5G领航者"计划中的一员。 今年初,IMT-2020(5G)推进组在北京发布了第三阶段技术规范时,OPPO就是参与规范制定的唯一终端厂商;今年8月,OPPO率先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;今年10月,OPPO第一次实现了5G手机的上网。 明年,OPPO也必然身处全球首批推出5G手机的厂商之列。 而在AI方面,OPPO在智慧拍照、语音助手等多个领域的AI应用,都早已有深入应用。 所以,在这一次的演讲里,我更关注的,是陈明永一些更细节的表述。这才是有意思的关键点。 具体哪些表述呢? 5G的场景体验,需要是"革命性的、刚需性的、而且简单方便的"。 AI是"一种能力、一种思维",同时"手机是AI最好的载体之一"。 它们怎么理解呢?我个人的简单观点是:
在不同的场景下,5G将具有不同的特性,比如有的更注重高带宽,有的更注重低时延,有的更注重海量连接。所以,5G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打电话和手机上网,而是会进入更多的领域、更多的设备、更多的场景。 其中有的场景,从明年的试商用开始,就将率先得到整个产业生态的积极响应;有的场景则存在争议,比如面向物联网的海量连接——很多行业人士都认为,NB-IOT等技术已经足以支撑当前的物联网应用,5G的 eMTC海量连接能力,需求并不急迫。 简单来说就是:5G这条路上,有肉,也有坑。 那么,怎样才能在吃到更多的肉同时,尽量不掉到坑里? 基于上面的基础介绍,再品味一下陈明永的观点,应该会有更深入的体会。
和这两个定义相对的,可以有很多东西,但在我看来,至少包括"一种产品、一种场景"。 也就是说,我们不能为了AI而AI。 它虽然好,但自身却无法创造用户的需求或是成为用户的需求。所以AI必须下沉到产品当中去,下沉到场景当中去,做好辅助。 5 最后说说多智能终端。 这是陈明永下的一步大棋。 对OPPO来说,这是一个充满挑战,但也充满想像空间的领域。 这个选择并不是那么让人意外。在此之前,苹果、三星、小米等厂商都已经在这个领域先行一步。 相比与其他厂商,OPPO的心态则更加开放。 今年7月4日,OPPO联合美的、TCL等多家业内厂商,共同成立了IoT开放生态联盟。 这个联盟的目的,是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、便捷的、智慧的、安全的智能家居体验,为联盟伙伴提供开放、低成本、公平的跨设备厂商互联解决方案,建立一个全开放的智慧生态体系。 简单来说,就是大家肩并肩,一起杀进智能家居市场。 而现在,陈明永的表态,意味着OPPO在这个领域将再次提速,而且至少会在智能手表和智能家居两个领域重点发力。 "未来,OPPO将科技创新与艺术人文充分融合,为用户打造万物互联时代以手机为核心的多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家居,助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。"陈明永说。 从这一刻起,OPPO将不再是只是一家单纯的手机公司,它将自己的版图继续扩张,发展成一家智能硬件厂商。 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个领域,陈明永同样强调,OPPO要瞄准的,仍将是用户的"刚性需求"。 从中,我们可以看到陈明永的审慎态度。 当前,无论是5G、AI、大数据、云、物联网还是更多前沿领域,都因资本的作用而变得更加浮躁。很多企业都是"一哄而上",造就了很多"伪需求"的畸形市场生态,形势稍有不慎又"一哄而下",只留下一地烂摊子。 显然,这正是陈明永所警惕的。 在有的领域(比如5G),OPPO走得比较早,在有的领域(智能硬件),OPPO走得比较晚。 但无论早晚,从陈明永的演讲中,我们都能看出他的态度: OPPO看好这些领域,并会积极地去研究,去做准备。但在落地应用商业化的时候,仍会聚集用户的"刚性需求",一个点一个点地定向突破。 绝不能,也绝不会蛮干快上。 所以,OPPO要加码5G,加码AI,加码多智能终端,都是题中应有之义,并不是核心要点。 最重要的,是它将如何加码,如何推进,如何去判断用户的哪些需求才是刚性的,才是简单的,才是革命性的。 陈明永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,但怎样实现这个道理,他自然不会过多表露。 这才是OPPO的核心竞争力。 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App
(编辑:宣城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