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—MAP技术(1)
MAP场景下业务流量的报文格式是什么样的 在MAP域中,网络部署IPv6单栈协议。对于IPv6终端的业务流量是采用Native IPv6进行承载。对于IPv4终端的业务流量,需要在MAP-CE和MAP-BR之间(或者MAP-CE和MAP-CE之间)建立IPv6通道,根据对IPv4报文的封装方式不同,可以分为MAP-E和MAP-T两种方式。 MAP-E:封装方式,即将IPv4报文再封装一层IPv6报头,外层为IPv6报头,内层是IPv4报头。 MAP-T: 翻译方式,即将IPv4报头翻译成IPv6报头,只有一层IPv6报头。 通过个人理解,将MAP-E的数据处理流程做了一个简单的示意,如下所示。 同理,个人理解,MAP-T的数据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。 谈到这里,肯定有人会问:MAP-E和MAP-T哪个更好呢? 其实每个技术都有其特点,对于MAP-E而言增加了一层IPv6报头,增加了报文长度,有可能会引起MTU问题,但是这种封装方式对IPv4的信息是完全保存下来,不破坏IPv4报文的其他属性,即不存在IPv4报文信息的丢失。对于MAP-T而言通过IPv6报头代替IPv4报头,单层报头的报文承载效率高,但是会造成IPv4报头信息的丢失(感觉关键信息已经映射了,只有部分信息有所丢失而已)。 就我个人感觉而言,隧道方式(MAP-E)要优于翻译方式(MAP-T),因此翻译方式针对是报头的翻译,需要设备处理更多的映射关系,不仅仅是地址映射,并且经过两级翻译后的报文有可能跟起初的报文信息是不一致的。而隧道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保存IPv4报头的完整性,只需要在部署时检测链路的MTU即可。 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csdn.net/hanlijin/article/details/17141591 (编辑:宣城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- 中兴AXON 10s Pro将上市:号称“全球最轻薄865旗舰”
- 2019年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3.89亿部 5G手机出货持续上升
- OPPO与《英雄联盟》锁了:S9总决赛将成首个合作赛事
- Apple TV+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,但仅适用于部分苹果设
- 广电总局广科院开展数字版权管理(DRM) 服务认证工作
- 信而富一季度净亏3020万美元 收入被指依赖现金消费类借款 首
- 华为P40最新渲染图曝光:5000mAh+120Hz,安卓机皇提前公布?
- 5G直播近在眼前!新华网将使用华为Mate30系列5G版直播世界互
- 华数传媒将与贵广网络加强合作,探索5G+智慧教育等内容
- 联发科技中高端5G芯片天玑800系列 将于2020年初正式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