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!背后的科技可以优秀到什么程度?
|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。 
 它是怎样的存在? 
 它因为建设周期史上最长、投资最多、施工难度最大而被誉为桥梁界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 
 它被英国《卫报》称为“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”。 
 来看一组数据感受下: 
 · 它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 42 万吨,相当于 10 座鸟巢或 60 座埃菲尔铁塔。 
 · 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 120 年,打破了国内大桥的“百年惯例”。 
 · 它能抵御16级台风、8级地震,以及30万吨巨轮的猛烈撞击。 
 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公里,连接香港大屿山、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三地,宛若一条蛟龙,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。通车后,它将大大缩短三地之间的距离。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时间将由现在的水路约1小时、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约30分钟。从此,港珠澳“1小时生活圈”将指日可待,珠三角也将形成世界瞩目的智慧城市群! 
 这一令人惊叹的成果背后,是怎样的科技力量在支撑? 
 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
 由于伶仃洋上每天有4000艘轮船穿梭往来,人们担心港珠澳大桥会如同一道巨大的屏障,阻断这条黄金海运航线。但是如果把桥梁架高,又会影响附近香港机场的飞行安全。上下都有限制,那怎么办呢? 
 工程师们“见招拆招”,得出了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方案:修建一段海底隧道,再打造东西两个人工岛,将隧道与大桥连接起来。 (编辑:宣城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 

